孩子平平安安長大是每個父母的心願
2016/3/29 上午 11:30:57
孩子平平安安長大是每個父母的心願~
 
 
國小階段的安全防護
 
1. 建立自行外出的規則:
‧外出前應經過父母的同意,並告知前往的地點、
    同行的夥伴、返回的時間。
‧如果時間耽誤無法如時返回,應立即撥電話通知父母。
‧只能走規定的安全路線,
    避免抄捷徑或走荒廢無人的地方。
‧隨時和朋友在一起。告訴孩子落單或一個人閒逛
    要比一群人在一起更危險。
 
2. 認識街頭潛在的危機
‧要求不可前往工地、河堤、
   偏僻的公園、暗巷、空房子、停車場等地方,
    並說明理由、可能遭遇的狀況。
‧即使走在人行道,都應距離路邊三大步。
‧避免進入高大的樹叢,讓自己被遮蔽。
    因為安全的環境是透明的,
    周遭人的眼是最好的監視器。
‧避免在他人的門口逗留,以免被抓入內,求助無門。
 
3. 了解陌生人的定義:
‧陌生人不代表從沒見過的人,例如送報員。
‧陌生人有可能知道孩子的名字,
    因為孩子穿著繡上姓名的個人衣物。
‧陌生人可能是權威人士,比如歹徒假扮警察、老師。
 
4. 與人安全應對
‧應了解大人很少需要小孩幫忙,
    所以對於提出請求協助的陌生人應提高警覺, 
    保持一定的身體距離,並拒絕其請求,
    請他尋求其他成人的幫忙。
‧讓陌生人靠太近、上陌生人的車或為他帶路,
    皆有可能受到傷害。
‧避免給孩子兩極端的想法,
    讓他完全不相信不認識的人,但完全相信認識的人。
    八○%的綁架、拐騙及性侵害皆來自熟人。
‧對於不認識的大人卻知道自己的姓名,應提高警覺。
‧任何提供餽贈或要求玩一個特別遊戲的人都應拒絕。
‧如有人停車與孩子講話,應距離車門三到六公尺。
 
5. 學習求助的技能
‧學習「叫、跑、說」的安全技能。高聲叫「失火了」
    或對著壞人的後方喊「爸爸你來了」,
    再轉身逃向人多的地方
    或愛心店家,告訴大人發生了什麼事。
‧帶領孩子認識社區中的巷弄及求助地點,